学院官网
学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追忆峥嵘岁月 赓续红色薪火——外语学部教工第二党支部参观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08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姚蕊 丁秋芸)2023年12月1日下午,外语学部教工第二党支部全体无课党员前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进行“行走的党课”主题教育活动。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位于武昌红巷13号。这里原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举办的北路学堂,后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成为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

农讲所内银杏飘黄,萧飒庄严。乌檐红窗,错落有致。党员同志们在党支部书记丁秋芸老师的带领下一起重温了入党宣言,回忆入党之初的信念与追求。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了武汉,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随着北伐胜利进军,工农群众运动以空前规模迅速高涨。1926年11月,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他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在毛泽东的倡议下,国共两党在武昌共同创办了农讲所。

党支部一行人先参观了讲习所内的教务处和讲习大讲堂,慨叹往昔革命工作条件之朴素,革命路途之坎坷。教室南北墙上悬挂着条幅,用繁体字书写着“实行耕者有其田”“国民革命成功万岁”等字样。教室西墙上相片中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凝视着前方,与孙中山的相片遥相呼应,展现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画卷。

走出大讲堂,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茵茵绿地。农讲所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是在这片操场进行军事训练。在这里的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为他们后来参加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穿过操场,来到历史陈列馆。通过浏览馆陈各种珍贵的历史物品和文字材料,同志们了解了农民运动在武汉的发展历史。在农讲所里,毛泽东同志亲自担任《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的教学,并作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专题报告。周恩来、董必武、瞿秋白、恽代英、方志敏、彭湃和郭沫若等人也都在农讲所讲过课或向学员作过报告。1927年6月18日,农讲所举行毕业典礼。大多数学生被委派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师生参加和领导各地的武装起义。在长期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农运所培养了大批充满革命热情和奋斗精神的优秀骨干,他们披荆斩棘、挥洒热血,如同火种一般燃烧在乡间原野,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上不断探索,最终形成燎原之势。参观结束,同志们纷纷表示,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在这座赓续红色薪火的神圣殿堂中,老一辈革命者镌刻出坚守理想、勇敢坚毅的伟大足迹,我们更应该牢记历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农民运动讲习所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农民阶级突破了自身的理论局限性,使其能够更好地为革命做贡献。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与群众结合,与实践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修炼内功,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建设高质量基层党组织。外语学部教工第二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原则,努力推进思政与党建相结合、教学科研与党建相结合、学生培养与党建相结合、长远发展与党建相结合的集群效应。此次主题教育让支部全体党员更加坚定拥护党的路线纲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恪守己任,守正创新,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审稿:郝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