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官网
学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文华外语暑期社会实践 | 盛夏已至,实践不止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05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黄曼学生通讯员潘焓)2022年7月2日,烈日当空,酷暑炎炎,历经了一天红色故居、纪念园的参观,“曙光”社会实践队继续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实践队队员们终于抵达了红安县七里坪长胜街——“黄麻起义”的策源地。

脚下的青石板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仿佛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放眼望去,长胜街上行人熙熙攘攘,游客们在一处处革命遗址前驻足,拍照留念,瞻仰着革命先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长胜街原名叫正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纪念革命胜利,改名为“长胜街”。

2FA63

上午,全体实践队队员集体参观长胜街,这条老街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曾经的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长胜街保持了大革命时期的原貌,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黄安县苏维埃经济公社等一批遗迹、遗址都集中在这条街上。如今,硝烟早已不在,而长胜街这条大别山区“红色第一街”依然为当地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古老的根雕技艺,从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中诞生,蟠曲虬根,经由艺术家们巧妙的构思和灵感迸发。最终,普通的树根在方寸之间,被精雕细琢,化腐朽为神奇。一件件艺术品,源于自然之形、自然之美,体现着这座古城的文化内涵。

20425

“黄安无女不绣花”这是流传在红安当地的一句俗语。红安绣活是以刺绣、连袜、绣花鞋垫为代表的民间刺绣艺术,始于汉,盛于明清。走进红安绣活传习所,绣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席和玉老师为大家讲解绣活,纳底、穿针、引线,一根绣花针和五彩的丝线在老师的手里灵活的穿插,经过老师的加工,变成了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图案。一针一线蕴含的是匠人精益求精、尚朴求真的精神;道道工序彰显着红安手艺人正心修身、坚守初心的本色。

15B36

下午2时,实践队队员们分为三个小组,针对红安当地的民俗文化展开社会实践调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队队员们冒着酷暑,一家一户的了解情况。与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深入交谈,实践队队员们深切的体会到了红安民俗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提高了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对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20D3E

依托红色资源,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完美融合,如今的长胜街正在绘制一幅乡村振兴、文化致富的美好画卷。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探寻红色文化,全体实践队队员在调研活动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文化精华。

随着一份份调查问卷的填写完成,至此,本次文华学院外语学部以“红韵当曙,俗传荆楚”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全体“曙光”社会实践队队员的齐心协力,团结互助下已接近尾声。重温星火燎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愿全体队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传承好红色基因,让流淌在城市血脉中的红色基因赓续相传、永不变色;勇担历史重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

4108A

摄影:潘焓刘曦

(校审:孔令怡艾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