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官网
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徐建初:具有浪漫情怀的美誉渗透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28 浏览次数:

徐老师教学认真负责,对大家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都给予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讲解,很容易让大家理解。徐老师不仅是我们在法语世界里的引路人,还是我们的人生导师。“身为世范,为人师表”,徐老师用自己的博学、仁爱之心和人生智慧助一届届学子成人成才,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优秀教师。

——16级法语专业吕曰文

徐建初:具有浪漫情怀的美誉渗透者

文新社记者李思宇孙乾

人物简介:徐建初,外语学部法国语言和文学教师,曾获华中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十佳教师奖和文华学院优秀兼职教师奖。徐建初对学生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美好的人,追求美好、发现美好、享受美好,这是他的生活态度。质朴、热情、幽默、平和、热爱所有的美好,这是学生们对徐建初老师的评价。作为一名法语老师,他既有法国人的浪漫情怀,又有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这样一位中西结合的老师也把这种观念带到了他的课堂上。有学生说:“能让所有人参与课堂的老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徐建初,就是这样一位老师。

在文华的九年时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也和他们中的多数人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从徐老师到“徐哥”,徐建初的好老师生涯却远不止此。

深入浅出的法语教学

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徐建初就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获得了同学们的好感。徐建初班里的一位同学在回忆起第一节课的时候说道:“我现在还记得徐老师第一节课给我们讲法语起源和发展的情形。徐老师从公元前古罗马人征服高卢后广泛使用的拉丁语,讲到不断演变至今的二十世纪当代法语,徐老师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将整个瑰丽多姿的法语发展史铺展在我们面前。徐老师深厚渊博的学识、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一下子点燃了我学习法语的热情,让我对日后的法语学习充满期待。”

徐建初的学生们都喜欢听他讲课,乐于和他交朋友。有学生说:“如果你站在教室外听到一个人热情洋溢地带领学生进行动词变位,毫无疑问,那就是徐老师。”在大多数人眼中,语言学总以它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理论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徐建初总能找到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学生们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带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让大家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却丝毫不会感到枯燥。

徐建初的教学经验十分丰富,总会想出许多有趣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法语。法语语言体系严谨,语法规则繁杂,徐老师就想办法将这些规则编成了一首小诗——“形容词名词分阴阳,动词变位记心上,代词位置很重要,分词配合时时讲。”诗歌琅琅上口,既方便刚刚接触法语的同学记诵要点,又增添了法语学习的文学趣味。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法语听力和写作能力,每节课上都会练习他们的听力水平,从基础词汇慢慢增加,会把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教学生一些常见的重要的法语表达,慢慢的扩充他们的词汇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徐建初课上幽默风趣讲课方式总会让学生全神贯注,他年轻积极的生活心态让同学们佩服。

徐建初的课堂上,同学们总是会提前进教室,抢占前排位子,生怕自己错过了重点内容。曾经有位学生,创下了最早进教学楼的记录,在早上六点半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教室自习,生怕自己来迟了坐不到前排位子。

以生为本的“徐哥”

无论课堂内外,徐建初都一直践行着“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灵领航员”,努力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在学生眼中,他是标准的“严师慈父”,由于他对学生学业的高标准严要求和在生活上的无微不至,徐建初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徐哥”或者是“老徐”。

他从不以某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衡量或者要求每位学生,他非常看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善于发现学生们的兴趣点,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交流学习的机会,积累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

他总是很愿意去倾听每位学生的想法、追求与规划,并鼓励学生们尝试与拼搏。每当有学生与他沟通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计划时,他总是在耐心地听完后,愉快而干脆地答道:“没有问题,我支持你!”一下子就打消了学生们心中的顾虑。对于学生,他总是给予最大的支持,并毫不吝啬地给出许多宝贵意见。

有位考研的学生提起徐老师的时候,心里充满着感激之情。“我当年不知道如何挑选法语的练习材料,本来是想去征求徐老师的意见,没想到徐老师不仅将他自己的书借我复习,课间还会时不时询问我的学习进展。面对我这个爱提问题的学生,徐老师每次都会不厌其烦地为我解答疑问,还会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我下去思考。正是徐老师的耐心辅导,我才能够在考研的时候轻松应对,取得良好的成绩。”

有很多学生毕业以后不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出国留学,虽然远隔万里,但徐建初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从来没有减少,反而投入更多的精力与他们交流。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瓶颈期或者对新生活感到不适应,徐建初会及时进行开导并给予鼓励。“让人感觉好像徐老师就在身边,心里很踏实。”学生们总是这样感叹。

在课堂以外的时间里,徐建初还利用qq、微信等网络聊天工具与更多的学生交流谈心,时常会分享一些网络上的资源,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每次徐哥空降班级群里,我们都可谓是热血沸腾呢!”徐建初的一位学生说。

徐建初认为与学生用网络工具聊天最大的优势是学生敢于说真话,在其中能最快地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思想。他也非常关注学生微信朋友圈,并时常和学生互动。他善于在网络世界中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关注热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和年轻人在一起会使自己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耳顺之年的徐建初依旧是意气风发,两鬓不见一丝银发,走起路来像带风一样,他开着玩笑说“我还经常存他们的表情包,他们也有我的表情包,我们有时还会在群里斗图。”

将美育渗透进课堂

有人说徐建初的课堂是“美育渗透”。在徐建初看来,所谓“美育”,就是美好的东西和教育。但是为什么要说渗透?因为徐建初总能把一些人生哲理在潜移默化中带进课堂教学里面。就比如在讲到“礼物”“生日”这个单词的时候,他会告诉同学们:“不要一味地想着自己,要想到父母的生养之恩,这是中国人传统的孝道。”就这样,在一节又一节的课堂上,通过某个单词或者某句话向同学们传达出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内在品质,教会了学生们一个又一个人生道理。“教书育人,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育人,其次才是教书。”徐建初眼里,一个学生的品质是放在首位,比学习成绩还要重要的东西。

徐建初的学生说:“他教给了我们不仅是法语这门课程,更是蕴含了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去创造美。比如说QQ上有一个表情是“/伤心”,本意是一个红色心裂开,表示不开心,但是他说:‘心裂开,不就是“开”心吗?重新给我们定义了“开心”’。将‘美育’渗透到课程的每一分每一秒。”

“教育就是用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给出了一个最好的解答。徐建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