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刘琪学生通讯员彭怡婧付鑫)“山不见我,我自去见山。”潜入万丈书海,去弥补四年前的遗憾;学于朝朝暮暮,去追寻更广大的平台。在坎坷崎岖中稳步前行,在阵阵风浪中保持初心。
此次“考研学子人物专访”的采访对象是英语1904班班长,以初试435(第一)的佳绩成功跨考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陈佳辉。
陈佳辉,曾担任外语学部自律委员会新媒体部部委,连续三年获校优秀二等奖学金,获第七届全国英语学术词汇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语法竞赛二等奖,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三等奖、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二等奖,第二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大赛湖北赛区三等奖,第28届湖北省翻译大赛笔译初赛一等奖,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助教“优秀实习生”等荣誉,并拿到了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在2023研究生考试中以初试435,总分第一的成绩上岸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跑,以高效率模式复习备考
面对紧张且充满竞争的考研备考,陈佳辉说道:“无论是备考还是学习,最重要的是高效率,而不是时间的堆砌,少想多做,集中精力去完成每一件事。”备考之路任重道远,陈佳辉每天给自己制定当天的学习计划,让自己在全身心投入紧张的复习备考之中,并通过模拟考试从而不断检测自己,巩固专业知识。
同时,在备考期间,陈佳辉为保证自己每天都能高效率学习,在学习之余,他常以做运动、听音乐、看书来放松自己。在他看来,运动能让大脑放松,缓解紧张情绪,也能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而阅读名著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以及信息提取能力。劳逸结合,让大脑在高速运转的过程中得以小憩,让自己在漫长的备考之路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砥砺前行。
抓,学赛结合激发内生动力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自知自己的内驱力不足,陈佳辉便抓住每一次比赛,将学习与竞赛相结合,以赛促学,通过比赛去激发自己的内生动力,督促自己持续性学习。他表示,比赛就像一个个小目标,把每一个小目标都达到,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应试经验也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夯实的基础才让他更有底气去学习以及备战考研。
考研之路已实属不易,而跨考一个陌生的专业更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对于跨考的学科,陈佳辉会主动在网上搜集资料,向目标大学的学长学姐们询问考研有关事项,从而让自己信息不闭塞。此外,对于考研时间规划,他认为考研的确是一场战线十分长的时间战,但他并不建议学弟学妹们靠时间取胜,高效备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谈及大学规划时,陈佳辉用了“目标、计划、坚持”这三个词来概括自己的大学生活。在他看来,目标是开始,有了目标便有了前进的动力;计划是方向,紧随计划,认真完成每一天的任务;坚持便是自己的努力,努力去向自己的目标靠近,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于他而言,考研是他步入大学的那一刻起便埋藏在心底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在大学四年一直不断努力,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努力地向目标院校靠拢,最终得偿所愿。
稳,沉着冷静面对各种难题
受疫情的影响,陈佳辉的备考之路并不顺畅。在如此环境之下,心态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疫情带来的种种局限,陈佳辉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理清思路,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复习。不管是备考过程中遇到瓶颈,还是面对阶段性的焦虑,他都选择咬紧牙关,突破现状,坚持到底。在考场上,面对考试时题数的突然增加、时间紧迫等问题,陈佳辉并没有乱了阵脚,而是及时调整好心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套试题,随机应变的能力使他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回望这一路,陈佳辉表示自己的备考之路少不了老师的鼓励与帮助。对于自己的论文以及翻译报告,导师潘琪细心检查出论文和翻译报告中的错误并提出许多有用的建议。老师精益求精,认真仔细的态度深深影响着陈佳辉,让他在自己的在考研路上行稳致远。此外,从夏云宏和廖红燕老师那里,他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待人接物应当温和的道理,陈佳辉非常感恩在大学里遇见了这些可爱又可敬的老师们。
在谈及学习经历与寄语时,他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大胆逐梦,相信自己,付诸行动,调整心态。梦想就是:实现时,你不会特别激动,会感觉理所应当,觉得自己原本就属于那里;失败时,也不会特别难过,因为你为之奋斗过,无怨无悔!”
如果说天赋会决定一个人上升到多高,那努力则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在考研的道路上,陈佳辉表示,努力与坚持带来的回报要比天赋多得多。正如他的座右铭“世上没有白走的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那样,现在走的每一步路,每一份付出,都是在为未来的道路积蓄动力与勇气,怀揣热情与真诚,去与理想撞个满怀。
六月的脚步已悄然到来,文华学院又将送走一批优秀的学子。希望外语学部学子继续发扬这些优秀学子身上可贵的精神,将来有一天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